循证之巅,脑转首选:阿美替尼从结构优化到临床突破的循证路径
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仍是当前靶向治疗领域的重要临床挑战。血脑屏障(BBB)所导致的药物暴露不足及颅内活性受限,显著制约了现有EGFR-TKI的疗效持久性与疾病控制率。近年来,第三代EGFR-TKI的研发致力于通
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仍是当前靶向治疗领域的重要临床挑战。血脑屏障(BBB)所导致的药物暴露不足及颅内活性受限,显著制约了现有EGFR-TKI的疗效持久性与疾病控制率。近年来,第三代EGFR-TKI的研发致力于通
EGFR驱动基因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约50%-60%的患者存在EGFR突变。因此,EGFR-TKIs已被确定为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虽然延长了EGFR突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仍然会不可避免地
当地时间9月6~9日,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举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举行。作为肺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会,WCLC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前沿学术成果,探讨临床实践优化路径,携手推动全球肺癌诊疗事
这项优化ALK抑制剂治疗顺序的模型研究发现,如果将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作为一线药物,有望通过序贯用药让患者的累积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2.3年(147.0个月);而以二代ALK抑制剂为起点的序贯治疗(二代→三代模式),累积PFS则为7.4年(88.4
靶向药的出现,让许多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抓住了「救命稻草」,可「肺控脑不控」这个终极「Boss」仍难以撼动——这类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风险极高,不仅确诊时就有25%-40%已出现脑转移,病程中脑转移发生率甚至会攀升至50
她说:“也许晚期我们很难消除身体里的所有看得见的病灶,也许我们身上有很多别人哪怕是看见复查报告都要倒吸一口凉气的大大的病灶,可是我们依然坚持走在抗癌路上,我们也会害怕,会惶恐,会无助,但我们努力学会去接受,去消化,去放下,去面对。”
金女士的母亲53岁,做过肺癌手术,2024年6月底的时候说自己脖子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查遍了全身,发现胸水跟脑转,就直接住院了。住院后先抽了胸水,然后医生建议抓紧时间治疗脑转,因为金女士母亲的脑转移很严重了,大的肿瘤有3个,小的也有几个。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侵袭性极强、预后极差的亚型之一,确诊时约2/3的患者已处于广泛期,五年生存率不足7%,这一数字在过去三十年间几乎停滞不前。现有一线含铂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虽能带来短期缓解,但大多数患者会在短期内进展,二线治疗选择更是相对匮乏。尤其令人担忧的是